高群书携《生还》重返冰城 张译包贝尔刘威葳力挺

网讯抗联题材电影《生还》日前举办哈尔滨首映式,本片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演员邵正一、周云鹏、邱健、徐雅惠、王天心、李梦瑶、段秋钰、景天瞳、寇文琦等主创齐聚冰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各机关代表、抗联老战士李敏后人出席本次活动。哈尔滨籍演员张译、包贝尔、刘威葳惊喜现身。

在影片上映前,电影《生还》主创已经走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交流,这是主创们第二次来到哈尔滨。此次《生还》“二刷”冰城令哈尔滨观众十分感动,也纷纷表示要以“二刷”的行动支持本片。电影中的一幕幕令所有冰城动容落泪,称赞本片“拍得太真实了,不煽情却幕幕催泪。”“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让人们看到东北人在抗战中的不屈与牺牲。”电影《生还》正在全国公映。

三万将士仅七百生还 历史真相不容遗忘

东北沃土上的不屈故事获张译力挺

在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以三万余兵力,用土炮和缴获的各式步枪,在白山黑水间牵制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硬生生拖住日军南下脚步,为关内战场赢得喘息,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无数抗日英烈。东北抗联是抗战时间最久、生存条件最艰苦、战斗牺牲最惨烈的一支抗日武装。作为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活动区域,黑龙江哈尔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东北抗联博物馆……一座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抗联回忆,像滔滔不息的松花江水,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巨变,也见证着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哈尔滨的血脉。

电影《生还》改编自抗联女战士李敏的回忆录,再现了三万抗联战士仅余七百生还者的真实历史,是今年唯一一部以战斗者姿态纪念抗战的电影。抗联战士们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冬,在缺少粮食、衣物和弹药的条件下,面对日寇的围剿展开了殊死的抗争。十二岁的女兵李童,眼看着身边人一个个倒下,耿团长、裴大姐、白连长、马司务长……他们用身体挡下敌人的子弹,用生命换取她的生还。

首映现场,嘉宾和观众都被《生还》的情节和其中蕴含的情感打动,三位哈尔滨籍演员张译、包贝尔、刘威葳更是看湿了眼眶。张译观看影片后“难以抑制地难过和激动”,他用影片中的三种色调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白色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纯洁,红色象征着东北人民的热血,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期望。”同时张译也感谢高群书导演从东北这片热土上挖掘如此优秀的故事。

演员包贝尔则表示从高群书身上学习到很多关于导演和表演的知识,而“《生还》像一堂历史课,让我们看到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先辈们拼尽热血打下来的。”同时包贝尔呼吁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生还》:“希望年轻人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演员刘威葳被片中这首由抗联将领李兆麟将军作词的《露营之歌》深深打动,这是她曾就读的、以先烈名字命名的兆麟小学所有学生的必会歌曲。刘威葳感慨导演用新人演员和纪实的手法复现抗联战士们所经历的日子:“这对目前的电影市场来说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从中看到了高群书导演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纯粹。”“这是一部属于东北,属于黑土地的电影,值得所有人口耳相传。”片中女性群像的刻画也令刘威葳印象深刻:“影片饱含着对女战士深情的赞美,也拍出了女性的生命之美。”

铭记黑土地上不屈历史 “拍出了东北人的真谛”

“尔滨人”激情喊话导演“多拍”

《生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打捞和记忆的修复。谈及创作初衷,导演群书表示:“抗联战士们的牺牲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个又一个生命就此掩埋在雪地里,越走越远,远成一个小小的黑点,你看不见了,但他们依旧在那里。”“这段历史是模糊的,是被忽视的,我觉得需要有一部电影把它复原给大家,让人们知道他们死去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通过大银幕,那段几乎被遗忘的东北抗联历史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三万将士仅七百生还的背后,是无数英勇牺牲和顽强生还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李童的原型——抗联女战士李敏的孙女陈晨惊喜现身首映礼,这已经是她第二次观看本片了,但依然被影片深深打动,她再一次对影片主创表达了感激:“感谢你们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让更多人看到东北抗联”。陈晨女士将李敏老人在世时,带着对战友的思念与家人一起一针一线缝制的“抗联娃娃”送给了片中少年李童和成年李童的饰演者。随后,李敏的曾外孙吕承轩也和李童的饰演者邵正一,共同唱响了李敏老人生前最爱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激昂的歌声感染着现场每一位观众。哈尔滨市中华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东北抗联老战士、部分抗联后代代表也将书法作品“抗联精神 中华瑰宝”现场赠予了《生还》剧组。

现场观众同样沉浸在影片情绪中久久回不过神,著名达人“冰城左右哥”姜可东被影片深深打动,尤其影片得最后一幕令坚强的他“突然崩溃”:“生还的抗联战士们重新团聚,默默地吃着口中的食物,那一刻没有对白,只有《松花江上》的旋律在耳边响起,这一刻真的绷不住了。”同时“左右哥”表示应该有更多《生还》这样的电影出现:“拍到所有人都知道,拍到所有人都看到——看到历史、看到真相,这就是我们东北人的爱国真谛。”一位观众眼含热泪深情说道:“抗联战士的故事永远会打动每一个东北人、每一个哈尔滨人,我们也深深知道,他们的生还不是侥幸,而是顽强,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使命。”还有观众对影片在哈尔滨取景和主创再次来哈举办首映表达了尊敬和和感谢,表示要“二刷《生还》,支持导演,致敬抗联!”。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trjvod.com  E-Mail: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