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娘(评剧)》研讨 戏曲艺术和电影语言深度结合

网讯 7月10日,戏曲电影《庚娘(评剧)》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影片主创进行研讨分析,以求为戏曲电影创作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戏曲电影《庚娘(评剧)》改编自《聊斋志异》同名篇章,讲述女主角庚娘全家遭歹徒迫害后,凭借机智与勇气手刃仇人,最终与丈夫团圆的故事,塑造了嫉恶如仇、刚烈果敢的传奇女性形象。影片运用评剧白派剧团“戏曲电影化”的创新理念,采用实景与棚拍相结合的拍摄方式,以电影叙事手法重构传统戏曲美学。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主演王冠丽凭借扎实的戏曲功底、出色的表演技巧,将庚娘的聪慧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为之动容。同时,这部作品既有电影语言的质感,也有戏曲特点的精彩,通过保留戏曲的表演特征,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画面剪辑、音效配乐等,将戏曲的激昂唱腔与电影的紧凑节奏相配合,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戏曲电影《庚娘(评剧)》导演孟中华分享,本片创作核心是戏曲艺术和电影语言深度结合,“坚持以戏曲演电影,以电影手段再现戏曲故事的理念”。美术方面追求的是情景真实,环境、服装、道具力求符合时代特征与生活质感,同时巧妙融入戏曲元素,在具象的真实中,透出戏曲审美的寓意,形成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坦言,《庚娘》作为《聊斋志异》中的一个篇章,是少有的现实主义故事之一,反应了明朝末年战乱时代社会黑暗的一面。戏曲电影《庚娘(评剧)》也遵循了原著,有非常深厚的现实主义精神。片中,一方面突出了强盗欺压、抢夺、迫害人民,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庚娘的大智大勇,将女性反抗暴力的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指出,艺术创作应当注重细节、凝练、准确。戏曲电影《庚娘(评剧)》富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本体特点,是有时代性的教育作品。

戏曲教育家、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赵景勃表示,过往传统戏曲剧目中的烈女形象几乎都“活不了”,但戏曲电影《庚娘(评剧)》非常具有社会理想性,让庚娘在投湖后,依然能够活下去。他还表示,在当代戏曲电影艺术中,如何拍好“角儿”,是值得思考的,片中,用特写镜头展现了演员细腻的表情,结合优美的唱腔,让观众有了与剧院不同的观影体验。

其他参会专家认为,主演王冠丽是难得的“白派”继承人;戏曲电影《庚娘(评剧)》从视觉上维护了戏曲美学的理念;在大起大落的剧情中,看到女性的智慧,非常具有当代性;用适当的电影语言,将戏曲特点进行放大,挖掘了丰富的评剧艺术美学魅力。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trjvod.com  E-Mail: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