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剧《新生》话题不断:拷问人性 反思人生!

悬疑剧《新生》近日热播,带热了许多话题,人们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欲念丛生下的道德坚守”。作品以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新颖的故事讲述,向社会发出了人性之问、生命之问。

该剧讲述主人公费可曾用不同身份在几个人之间游走,分别以家人、爱人、友人之名获取信任,骗得钱财,之后带着所有人的秘密消失,又被众人合力揭露真面目的故事。作品中没有离奇凶案,而是重在展现日常生活中欲念之下的因果关系,通过诸多倒叙、插叙、闪回的情节,用几条故事线勾勒出费可精心布下的庞大骗局。创作者试图在传统现实题材写实性的基础上,用更具有现代性的类型化表现方式,丰富悬疑剧的层次,为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探索出一种新的故事讲述方式。这部作品热播,说明观众对新颖、富有探索意味的作品有着较为热切的期待。

剧中对现代派文艺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抓住了观众的追剧心理。故事采用“暴风雪山庄”模式,以主人公费可之死开场,由追思会上五名“骗局受害者”的诉说,拼图式铺开费可的一生。“骗局受害者”每个人都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描述过往,让真相陷入迷雾中。而观众则变成了这个“山庄”中的“当事人”与“旁观者”,既在倾听,也在分析判断。如此用游戏思维设定人物的任务,把观众变成“剧中人”,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代入感,还有极强的互动性。第七集之后,剧情在反转中走向荒诞,不同故事线的神秘感、超现实的环境设定、人心孤岛意象的隐喻色彩,每个层面都在努力营造悬疑和不确定性,吸引受众进一步深入剧情,逐步看清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在故事内容和主题立意上,《新生》也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从表层上看,该剧是一个反诈故事,教会观众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维护自身权益。它让观众无形中接受了防骗教育,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能存一份警惕之心。从深层上看,该剧编织起一个社会、心理和人性相互勾连的故事链条,来揭示人们在贪欲之下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利用又相互诋毁的人性弱点。在“骗局受害者”单一视角的自白中,每个人都掩饰着自己的欲望和丑恶。随着剧情的反转与推进,他们内心深处在道德与生存、法理与人情间艰难抉择,最终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新生。这是全剧最有力度的一个反转。

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剧面向海外市场,探索悬疑剧“出海”之道。在海外播出后,《新生》登顶全球流媒体平台奈飞日榜,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收视和讨论热潮。这样一部中国悬疑剧同时俘获海内外观众,实际上回应了“悬疑剧在深挖人性的同时,如何确保中国视角和立场;在追求精巧戏剧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主流价值有效传播”的创作课题。

不过,这部剧也有些许遗憾。如对费可这个人物,到底应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大众争论不休。目前的结尾,似乎尚未能完全彰显这部剧的复杂立意。再如,何珊作为该剧中具有价值阐述意义的人物,如能塑造得更立体饱满,将有助于作品对社会现象、大众心理和人性的揭示。瑕不掩瑜,《新生》作为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让业界和观众看到现实题材创作还有更广阔的创新与表达空间。其中一个个现实生活的故事,聚焦的是大众的需求,回应的是时代的情绪,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开掘的是内容的深度。(作者:李京盛,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2日 15版)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trjvod.com  E-Mail:  

观看记录